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史院集萃】历史与文化学院何宛昱老师的著作《陈翰笙学术思想研究》出版
2022-11-27 16:39  

20225月,历史与文化学院何宛昱老师的著作《陈翰笙学术思想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介绍

陈翰笙(18972004),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人们都尊称他为“翰老”。陈翰笙先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以第一手的农村调查材料论证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一起走进陈翰笙先生的学术世界。

图片

《陈翰笙学术思想研究》这部著作,鲜明地表现出陈翰笙学术研究的特点,即他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自觉坚持学术研究是为了党和人民的需要,研究成果从不脱离中国革命的实际。从本书中可看出,陈翰笙正是通过实证研究,科学地阐释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他在中国衣村社会调查、殖民统治下的生产关系特质、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以及经济区域研究、经济史和经济社会史研究、华工史研究、世界史理论与方法等研究中,始终和时代风雨同行,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人们从他的每一部著作和文章中,都可清晰地听到历史的脉动。

图片

陈翰笙一生历经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20世纪上半期,他坚定地以学术研究探寻社会发展规律,为国家摆脱困境寻求新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他为外交工作和学术研究积极贡献智慧。陈翰笙在治学中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关注和回应社会现实问题,他明确提出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现在和未来。

陈翰笙的问题意识源自三个方面,一是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二是革命潮流发展的催动;三是学术争论的激励。尽管形势的转变促使他不断变换阵地,但他总能就地取材、顺势而为,将革命与治学相结合,将对革命理论的探索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都融入学术研究中。陈翰笙的论著,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说理直接、论证有力,所表达的观点,即使今日再读,仍具有启发意义。

图片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引发激烈争论,陈翰笙先生投入大量精力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实质,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的社会性质。

青年时期的陈翰笙,在美国和德国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史学训练,加之后期革命经历的积淀,使他能够以宽广的视角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历史性眼光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不论研究英国、美国、日本、印度的农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陈翰笙的着眼点都是中国的前途。陈翰笙研究历史、认识世界,其目的都是服务中国的现实和未来。

立足问题意识开展世界史研究,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陈翰笙对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给予了更多关注,对世界史学科建设投入越来越多的心血。他从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高度,对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提出前瞻性的发展建议。他认为,只有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把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好的世界史不能是国别史的拼凑,而是可以让人了解社会组织如何转变、人类如何进步,从而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作者介绍

何宛昱,2017 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现任职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副教授。在《史学理论研究》《历史评论》等刊物发表十余篇文章,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日1项(“中国农村派”与农村经济问题研究)及省部级项目4项。

图片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版权所有  建议1024*768分辨率
联系电话:0453—6511211 电子邮件: ascmdj@126.com 邮编:15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