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历史与文化学院师生参加牡丹江市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高中教研培训部教研活动
2025-06-30 21:59  

2025年6月27日上午,历史与文化学院师生在庞丽娟、张静老师带领下参加了由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教研培训部在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博望楼六楼会议室举办的“问题链教学设计”思维课堂研讨活动。

活动以课例展示与理论讲座为基础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郑伟老师带来《问题链驱动下的历史试卷讲评课——以周测试题为例》教学展示郑伟老师选取周测试卷中错误率高、覆盖学科核心素养的5道选择题与1道主观题展开教学。这些试题关联早期文明、商业经营等知识,横向串联汉代商业与丝绸之路、唐代财政与中央集权等内容,纵向贯通陶寺文化到东汉史学脉络,构建起“多元一体”知识网络,为问题链设计奠定基础。该课例以问题链串联知识与思维,不仅展示了问题链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更明晰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思维为核心的理念

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庄琳老师《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载体,依“驱动设问—分组探究—研思并行—成果打磨—论坛升华”流程串联史与实。她以“全球联结深化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何提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梳全球化进程、对比古今差异,锚定探究方向;全班分组后,围绕“时代背景”“中国梦关联”“内涵解读”三维定题,借问题链明确思维路径;各小组以十九大精神为基,经“问题明晰—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研思闭环,联结历史与现实不但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而且展现活动课“以问题驱动探究,以探究深化思维”的教学特色

海林市高级中学郭磊老师针对高三一轮复习“知识碎片化、思维浅表化”的难点,以《从知识整合到思维深化——明清史一轮复习问题链层级设计》为样本构建“基础—综合—创新”三级问题链。基础层围绕“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等核心知识,设计概念辨析类问题;综合层以“明清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为线索,设置比较分析类问题;创新层则结合“白银货币化与全球贸易”等学术热点,创设史料探究类问题。他现场展示的“问题链设计思维导图”,将《明史》选段、海外贸易数据等史料融入问题情境,使复习课从“知识罗列”升维为“思维进阶”,为一轮复习提供了可操作的问题链设计范式。

宁安东京城高级中学杨嘉鑫老师在《全球航路的开辟》授课中践行“问题链驱动教学”理念,以“15世纪为何成为大航海时代的起点”为统领性问题,拆解出“经济动因—技术条件—人文精神”三个子问题链。课堂中,他通过呈现《马可・波罗行纪》节选、15世纪欧洲航海技术图表等史料,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理解“商业危机—罗盘应用—人文主义”的联动关系。在“哥伦布航行的双重影响”议题讨论中,他设计“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历史评价”的递进式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展现新授课“以问题引领新知,以史料支撑思维”的教学逻辑。

东宁市第一中学马跃老师在《以问题链为引擎,激活历史思维》讲座中,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阐释问题链设计逻辑,围绕“武昌起义为何能成为辛亥革命的突破口”这一核心问题,构建“历史背景—事件进程—影响分析”的递进式问题链:先通过呈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矛盾史料,设置“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爆发的关系”等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从经济结构变动、阶级矛盾激化等维度分析革命必然性;再以“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的差异性”为问题切入点,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片段,设计“宪法条文如何体现启蒙思想”等思辨问题,推动学生从史实记忆向历史解释进阶;最通过对比“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成败因素”,创设跨时空分析问题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整设计严格遵循逻辑性、层次性、情境性三原则,为历史课堂思维培养提供实操范式。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王宏泽老师在《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问题链设计》讲座中,“情境-任务-活动-评价”多线架构课例为依托,围绕“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大概念,以“素养线”锚定培育方向,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五大素养细化为课堂可落实的目标。借“情境线”创设“穿越魏晋名士生活”“模拟南朝史官修史”等场景,用“任务线”拆解“绘制政权更迭时间轴”“分析北魏汉化措施因果”等进阶任务,驱动学生在“活动线”的小组辩论、史料辨析中,通过“九品中正制为何兴衰”“孝文帝改革如何推动民族交融”等问题链,从识记政权史实走向解释时代特征。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参会教师以校为单位,针对上述展示的课例进行研讨,围绕问题链设计的逻辑性、学生思维引导的有效性等维度提出修改建议。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历史教研员陈红梅现场引导讨论,各校代表结合教学实际分享优化思路。这种沉浸式互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问题链教学”的理解,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也为提升历史课堂质量提供了切实路径

在参与本次“问题链教学设计”思维课堂研讨活动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他们感受到历史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主动探索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不仅提升了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更培养了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为今后的历史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审|金枚 

二审|杜品 

三审|王立国 

撰稿|安明珠 

排版|李昕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版权所有  建议1024*768分辨率
联系电话:0453—6511211 电子邮件: ascmdj@126.com 邮编:15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