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解读新课标教材,落实新高考新策略——历史与文化学院全体研究生赴牡市一中参加“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人教社新教材培训”
2021-05-12 17:20  

为更好推进新课程实施,提高新教材使用效果,解决教师使用新教材中的疑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21年5月12日,历史与文化学院2020级全体研究生在庞丽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参加了“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历史学科人教社新教材培训”。

本次培训是由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特邀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历史学科教研员林平老师来牡进行历史学科新教材解读及案例分析,培训的主题为“新教材、新高考、新策略”。林平老师立足于新教材,分别就关于新教材结构的思考、关于新教材问题的思考、破解教师课堂教学困境、理解课程建设内涵外延进行了阐述。林平老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编写体例创新、必修与选必设置作为新教材亮点,从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两个观点切入落实,从课堂教学的依据、考试的标准等角度解读了课标。此外,林平老师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对教材充分利用、恰当使用、开发整合,如充分开发单元导语功能、抓住学习聚焦培养学生提炼概括能力、配合学思之窗引导学生解读材料、通过历史纵横强化学生时空观念;依据课标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借用思维导图、大事年表等方法学会自主阅读;关注历史概念,突破重点难点。最后,林平老师从必修课程层级化、选修课程专题化、大学课程前置化和课程资源精品化四个方面解释了历史课程的建设内涵,明确了历史学科的未来方向。

下午进行了课例展开培训活动,分为课例观摩和专家评课,牡丹江市的两位一线历史教师分别进行课例展示,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林平老师对两位教师的展示进行点评。两位教师展示内容新颖、风格独特、形式大胆创新,令人耳目一新。同时,林老师的点评简明扼要、切实中肯,使两位教师及参会的人员都获益良多。

首先,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的刘慧杰老师对《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课进行讲授。

课堂导入环节,刘老师首先抛出“女神是谁?”这一问题,启发学生联想美国自由女神雕像与法国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引导学生将其与启蒙思想家联系,又提出“启蒙运动的理论是如何变成实践的?”这一疑问,以此进入新课讲授环节。刘老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使得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史发展时序清晰呈现出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课讲授环节,在教学方法上,刘老师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模式,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并设计了“词语归国”、“水门事件”案例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历史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刘老师对该课内容深入挖掘、精心设问,每一问题环环相扣、深入浅出,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刘老师利用大量地图、表格、示意图、照片等进行讲授,使得教学内容饱满清晰、直观形象。

小结升华环节,刘老师提出“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进步性、扩张性、剥削性与掠夺性三方面进行评价,并对该问题进行总结。最后,刘老师启迪同学们感悟历史,关注现实,字里行间渗透家国情怀。

刘老师充分践行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情景,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历史思维。教学过程流畅完整,衔接自然,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其次,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姜丽老师以活动课形式对《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一课进行展示。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前期准备、成果汇报、总结。

前期准备环节,姜老师首先对本课主题进行讲解,接着对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成果呈现形式进行说明,然后主持学生成果汇报环节。

第一小组的汇报主题是《我的祖国》,该组5位成员紧紧围绕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两大主题,通过走访博物馆、采访大学教授和一线政治教师等方法,采取“快问快答”等小游戏与同学积极互动,讲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统一的曲折历程,并聚焦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政治热点问题,显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维护国家主权与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和愿望。

第二小组的汇报主题是《我的家乡》,该组4位成员通过走访八女投江纪念地、朝鲜民俗风情街等地,制作了两个小视频,讲述东北朝鲜民族的发展和东北抗日英雄的故事。建设祖国从建设家乡做起,建设家乡从建设丹江做起,聚焦牡丹江最新建设成果,力图将爱国爱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三小组的汇报主题是《我的热血》,该组7位成员选取了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人物和典型事件,以配乐朗诵的形式进行展示。小组成员的朗诵激情澎湃,听课学生的回应热情昂扬,极具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总结环节,姜老师借助爱国爱家的名言诗句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学生赠送书法作品,齐唱《天耀中华》,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本次展示课采取别具一格的活动课形式。前期,在姜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调研,实施准备工作。成果汇报过程中,姜老师作为主持人,引导串联每一个环节,适时对内容进行升华总结。而学生作为主体,得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此次课堂展示得独具特色、精彩纷呈。整个教学过程利用一手史料,洋溢着家国情怀,对增强历史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林平老师对两次课例展示进行统一评价指导。首先,林老师对两个课例展示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教学设计环节,两位老师精心设计,使得教学内容有深度,教学形式新颖。其次,林老师指出两次课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对于《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课,林老师指出刘慧杰老师用25分钟讲述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用时过长,建议将教学重点放在各国政治制度的确立部分。对于《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一课,林老师指出一些细节处理不恰当,如第一小组采访大学教授的视频,没有将教授的所在学校及名字展现出来,可信度与说服力不足。

通过本次培训,大家观摩了统编新教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案例,学习了如何挖掘新教材,如何利用新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有效组织、衔接教学过程等。为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版权所有  建议1024*768分辨率
联系电话:0453—6511211 电子邮件: ascmdj@126.com 邮编:15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