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束脩之礼?
《论语·述而》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只要主动带着束脩来求学,孔子没有不教诲的。体现了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
那么,“束脩”究竟是何物?
在古汉语中,“脩”念xiū,指肉脯或肉干,“束脩”即是将十条肉干捆成一束,最初是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
束脩六礼有哪些?
古人深谙尊师重教之道,形成了非常隆重的“入学礼”仪式,新生不仅会身着“青衿”,带上礼物,通常还要完成正衣冠、 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环节。 后世,“束脩”的内容从简单的肉干逐渐丰富,演变为寓意丰富的“束脩六礼”, 通常包含以下物品,每种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寓意:
肉干代表“谢师恩”,是束脩之礼的核心。

芹菜取其“勤”的谐音,象征“业精于勤”。

龙眼干寓意“启窍生智”,期待智慧开启。

莲子莲子心苦,暗喻“苦心教学”、赞颂老师高洁清廉。

红枣祈愿学子“早日高中”,金榜题名。

红豆寓意赤诚之心、尊师重道。

学生送上束脩六礼,充分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 感恩以及对老师教诲的珍惜。
一审|徐铁锋
二审|林雅峥
三审|王立国
撰稿|冯妍
排版|刘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