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9日以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同学已经在牡丹江市博物馆开展了约两周的集中实习工作,在文保科、宣教科、财务处等科室实习的同学们逐渐熟悉了工作内容,了解了工作流程,适应了工作节奏,初步完成由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
宣教科的同学们主要完成背诵解说词、熟悉解说流程、熟悉博物馆中责任展厅的布局和展品内容等工作。为出色完成讲解任务,努力在正式讲解中做到口齿清晰、语言流畅,同学们在背诵稿件的过程中,认识到要增强对相关历史资料的熟悉,博物馆中的展品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个知识的宝库,背后有着复杂的文化脉络。例如,在讲解一件器物时,不仅要了解它的年代、制作工艺,还要知晓它在当时社会中的用途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通过背诵来了解展厅中所述说的历史内容,然后实地观察、对照讲解位置,进一步确认背诵内容,完善内容记忆顺序。同时,也要学习一些讲解技巧和方法,如运用肢体语言,控制声音,根据听众的特点调整讲解内容和方式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讲解效果,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她们由衷感慨:“讲解稿里的几行字就是烈士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气壮山河。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存放展品的地方,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作为讲解员,要成为连接展品和游客的桥梁。”
宣教科的同学们还参观了牡丹江市众智涟云应急安全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应急避险体验种类丰富,清晰地展示了遇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时要采取的应急避险方法和急救措施,同学们体验了地震、触电、着火,还有安全带的重要性、人工呼吸、VR真实模拟等体验型项目。其中模拟灭火演练系统可以在现场,拿灭火器根据感应在显示屏里进行灭火,增强参观者体验度的同时传播应急知识。在基地内每一个模拟区都会有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操作和讲解,在走廊、墙上都有着急救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图解版事故发生自救指南等。
文保科的同学们,初入博物馆,就被它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那些陈列在展柜中的文物,每一件都像是一位沉默的历史讲述者。他们主要负责盘点文物并核对相关数据,了解文物盘点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这项任务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入微的态度。首先学习如何使用文物管理系统,这是一个集成了文物信息录入、查询、统计等多项功能的软件平台。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每件文物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年代、材质、尺寸、来源等。自10月17日开始,同学们正式投入到文物盘点工作中。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盘点文物的外形尺寸,包括通长、通宽、通高,记录文物质量和完残程度,明确文物所在的展厅和区域位置,并做好标注。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物区域位置不一样、外形尺寸或文物名字对不上等情况,要及时汇报给负责在电脑上查找序号和文物所有信息的同学。同时,会仔细核查原始资料,必要时还会咨询老师的意见,以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整个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财务科实习的同学,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博物馆的运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信息录入、核对和整理,包括将参观者的信息、捐赠者的资料以及博物馆的收支情况录入电脑系统。这项工作需要极高的细心和耐心,每一个数字、每一条信息的准确性都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运营和历史的传承。
在适应工作的过程中,同学们逐渐熟悉纪念馆的布局和各个展区的基本情况。讲解员通过反复练习和前辈的指导,逐渐掌握了讲解的技巧和节奏,能够流畅地向参观者介绍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史;文保员能够近距离观察这些珍贵的文物,深入了解博物馆的运营机制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具体实践。他们在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技巧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基础上,增强了自身的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专业实习工作有序、稳定地推进,是馆校共建的有益尝试,未来通过整合学院的教育资源与博物馆的专业及文物资源,期冀在研学活动、实践教学、技术支持、课题研究、项目合作等领域实现融合共享,互助互促,共同推动院校与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
一审|金枚
二审|杜品
三审|王立国
摄影 撰稿|次旦扎西
排版|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