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通知公告
   
院内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院内要闻>>正文
【学术交流】学生作品:“教师技能大赛”优秀教学设计分享(三)
2024-01-04 20:30  

前言

教师的三板技能是一项基本的能力素养。对于地理师范生来说,板画技能更是尤为重要。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板画从必修穿插到选修。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板画抛开现代PPT技术,具有特殊的魅力,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的地理笔记会跟随者教师的板画,从而锦上添花。

作者简介

牡丹江师范学院王泽松,地理科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获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地理科学)二等奖。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气压带和风带》选自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重在帮助同学认识全球大气运动原理及其意义。承接之前所学习的热力环流,并且也为将来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洋流等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贯穿了高中自然地理部分,因此具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热力环流一节,为学习本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学生学起来更为容易。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本节课需要学生有立体思维,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采用立体板图的形式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进行高效的教学。

三、地理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学生能掌握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能够清楚认知“冷”和“热”所展现的地理现象。

2.地理实践力: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冷暖气流交汇后产生的地理现象。也能通过绘制示意图,清楚认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板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本节课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立体板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平面板图帮助学生巩固。立体与平面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空间思维的提升。教学设计中也运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贯穿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本节课以地理现象“冷”和“热”入手。学生能够回忆所学内容,总结出①冷→下沉气流→高压→晴朗天气。②热→上升气流→低压→阴雨天气。教师以“冷”和“热”带来的地理现象启发提问:冷会形成高压,热会形成低压。但是反过来,还会成立吗?高压一定冷吗,低压一定受热吗?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气压带和风带》

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教师先从地球只受热力因素影响,从而为学生介绍单圈环流。在此基础加入动力因素,引起学生思考。单圈环流会有怎样的变化?教师利用立体板图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在赤道的上升气流会在30°附近下沉堆积,所以形成高压。向两边扩散的暖空气遇到了90°南下的冷空气。这时,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得出暖空气被迫抬升,向两边补充。从而单圈环流变成了三圈环流。

回到课堂导入的问题。30°比60°热,反而形成高压。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原因:受动力因素影响,导致热不一定形成低压,冷也不一定形成高压。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教师再依次为同学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以及风向。最后教师利用平面图帮助同学们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也能在自己的地理笔记本中画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板图。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六、单元知识梳理

七、析书展示

八、自述分析

1.设计亮点

立体板图与平面板图相结合。体现地理学科特点。抛弃现代PPT技术,利用传统板画尽显地理魅力。贯穿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地理思维、空间思维。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

2.自我反思

从单元整体教学着手,对于中学地理课堂来说,时间相对紧张,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些问题还需继续完善。


一审|赵心怡

二审|刘宇

三审|杜品

撰稿 排版|张天乙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 版权所有  建议1024*768分辨率
联系电话:0453—6511211 电子邮件: ascmdj@126.com 邮编:157012